CBA总决赛布朗总得分46分,杰曼45分,大秋47分,周琦和孙铭徽呢
-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获取每日精彩内容,感谢您的支持!
北京时间CBA总决赛刚刚进行两场,浙江广厦与北京北汽总比分打成1:1平手,但从比赛的激烈程度来看,这比比分显示得更加胶着。场场悬念拉满,但某些数据与个人表现背后,也透露出不少比赛走势的玄机。
如果第一场是北京北汽的“先声夺人”,那么第二场则是浙江广厦的“绝地反击”。首战,北京北汽客场101:87轻松拿下,完全在心态和执行上压倒了广厦;而次战,广厦在主场103:96扳回一城,拿下队史首场总决赛胜利。在这背后,不仅两队本土核心球员火力全开,各自外援也是强势助阵。
两队阵容配置、数据拉锯,甚至战术的博弈,都像在打一场围棋,招招致命,也步步为营。
先说浙江广厦。这支球队是本赛季最让人“刮目相看”的黑马之一,而这两场总决赛,胡金秋、孙铭徽与外援布朗无疑是球队的生命线。数据显示,两场比赛得分上双的球员,整支广厦队只有3人:胡金秋、布朗和卡尔顿。这也意味着,他们过多依赖三大攻坚点的发挥,而进攻“面”相对北京北汽略显狭窄。
胡金秋的发挥尤其值得一提。两场比赛,以47分、13篮板、3助攻的亮眼数据成为广厦队内得分王,甚至压过了外援布朗的46分。尤其是第二战,他在关键的第四节独得13分,用一己之力几乎锁定胜局。这位本赛季常规赛MVP无疑配得上他的荣誉。但胡金秋的问题也很明显,那就是“高强度高消耗”。两场比赛,他合计出场78分钟,这种高强度揭示了他的坚韧,但背后是体能的隐患。
除了胡金秋,布朗和孙铭徽也是广厦的取分“尖兵”。布朗在次战狂砍31分、6篮板和7助攻,“接管比赛”的外援属性初现。至于孙铭徽,他更是“从谷底攀升”,首战仅得5分颜面无光,次战却全方位爆发,贡献28分、9篮板和3抢断,让人颇感惊喜。可以说,胡金秋和孙铭徽,一个是常规一刀稳扎稳打,另一个则是关键时刻的爆点输出。
相比之下,北京北汽的人员配置均衡得多。他们有4名球员两战得分上双:杰曼、奥莫特、陈盈骏和周琦。显然,这种进攻端“兵多将广”的局面,让北汽的总决赛进攻选择更加丰富,而广厦则显得“点上强、面上弱”。
杰曼是北京北汽无可争议的进攻核心。这位后卫两场比赛砍下45分,命中了8记三分,场均命中率高达50%以上。无论是关键时刻的投射,还是对比赛节奏的把控,都堪称北汽的“大脑”。场上多次看到他冷静指挥队友、分球助攻的画面,这也让北汽在对手的追分阶段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。
周琦则是另一个“定海神针”。两战拿下26分、24篮板和6助攻,这样的“篮板野兽”属性,不仅仅在防守端为北汽兜底,更重要的是从篮板到二次进攻的无缝衔接,这让北汽的战术布局更加立体。
至于奥莫特,他的表现也算对得起“X因素”的称号。在常规赛状态平平的他,竟在总决赛“焕然一新”:29分、11篮板、4助攻,作为一名支援型内线,这个数据堪称完美,尤其是无球跑动和攻防转换中的灵活性,给对手制造了不少麻烦。
当然,还有“沉默的杀手”陈盈骏。这位后卫稳健高效,总得分35分还有9次助攻入账。他是北汽能否赢下更重要比赛的关键组织枢纽,能破全场紧逼,既能分球让队友安心,又能在关键时刻自己出手命中。
但问题也随之而来:双方核心球员的体能消耗,正在逐步拖累两队的整体表现。这种情况尤其在广厦男篮身上非常突出,比如朱俊龙前两场表现平淡,既没能有效支援胡金秋和布朗,也没能在防守端展现压迫性。反观北汽,虽然雷蒙在系列赛中的上场时间为次要,但却能在某些回合起到重要作用。
那么,这轮系列赛真正的胜负手又在哪里?大概率会体现在替补阵容的下潜深度上。
以朱俊龙为例,他虽然是广厦的首发,但作为潜在的“隐形武器”,他的作用却迟迟没能呈现。尤其是在胡金秋和布朗深陷高出场时间后,朱俊龙若能在接下来的比赛里站出来改变防守端的压迫性,或通过跑动拉开场上的空间,胜负天平可能会倒向广厦一侧。
北汽这边,雷蒙是可以倚仗的“X棋子”。虽然得分并不爆炸,但他的切入意识和防守灵活性,能有效牵制对方的轮转阵容。要知道,总决赛的高强度攻防对抗下,往往不是场均30分的巨星决定胜负,而是“意想不到”的角色球员成为惊喜。
还有一点需要关注:教练层面的战术调整。总决赛的系列赛角逐,不仅是主力球员间的对决,也是教练间的博弈。首战北汽大胜,得益于他们对胡金秋的封锁与对孙铭徽的限制,但次战广厦通过分析问题及时作出调整,重新激活了进攻端。接下来的比赛,可能还会有更多阵地战与反击的招数出新。
总之,这是两支风格截然不同球队之间的较量。一支是依赖本土核心的广厦,另一支是外援带队、全面开花的北汽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轮总决赛的剧本远未写完。2:1的砝码即将落向谁的手中?也许就是替补阵容与战术调整来给出答案。
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与支持!点点分享,点点赞,祝您蛇年财源滚滚、万事顺意!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!
